maolin 发表于 2017-03-10 03:57:37

施肥经验总结

本帖最后由 maolin 于 2017-3-10 13:08 编辑

免责申明本人不是什么高手,不过是一个刚接触水草三个月的新人,本文的所有内容是我在这几个月学习的总结,其中部分经过了自己实践确认。我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准确,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但尽量做到每条描述明确,是可以批驳而不是模棱两可的神棍式的语录。
牢骚作为一个新人初来南美,在遇到各种问题总是寄希望能得到旁人指导,可我翻看一篇篇咨询帖,常常都是没头没尾的诸如“硝化系统没建立吧”,“肥大了”,“缺肥了”,“光强了”,“光弱了”,吊诡的是截然相反的答案经常在一个帖子里出现。只能安慰自己人家只是给了个答案,其实他是真的过脑子了的只是懒得写分析过程。但最让我无语,每每看了都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的就是“还是水质问题”,你妹我养水草出问题了不是水质问题还能是什么问题?其实还有常见的一个最销魂的答案,没错!就是”关键还是光、水、肥的问题“,我了个去,一个白衣飘飘武功绝顶的世外高人形象不禁浮现在我眼前... 这什么话都让你说完了我们还能说啥,这个逼装的我给100分。
(进入正题...)
营养元素的分类水草需要的营养元素已知的除了直接由水或水草碳源获得的碳氢氧之外包括16种,具体每种的作用很容易就能查到我就不复制粘贴了。我按照我的理解来重新分类:1. 氢氧,直接从水中来,有水就不缺,直接不管它。2. 碳,从水草碳源Ping输入或其它形式的碳源输入。a) 很多人为了节省用量或者担心鱼虾受不了常常有水草碳源输入不够的问题,建议的做法是打到鱼虾浮头再调小一点。当发现缸内只有远离碳源(细化器或出水口)的水草出问题,首先就要排查是否缺水草碳源.b) Ping之外的碳源。常见的有戊二醛,但戊二醛对水草同样有毒害作用,尤其是细胞壁比较薄的一些水草比如莫斯类,也可以考虑使用碳酸氢根来做碳源,比如碳酸氢钾。坏处就是加入碳酸氢根会提高PH值,需要同时加入酸来中和,比如稀盐酸或黄腐酸,操作起来要麻烦很多。c) 不使用额外碳源的情况下可以对草缸爆气,大气中水草碳源含量为0.038%,在充分爆气和大气达到平衡态的纯水中,水草碳源含量为0.57ppm3. 氮磷,从水草泥,饲料或施肥中获得,也被认为是引起爆藻的最主要的两个养分。投喂饲料的话,平均每20L水投1克饲料,可以提供11ppm的氮和1.2ppm的磷,这与饲料是被吃了变成粪便还是直接被分解没有太大关系。而一个密植水草的缸,每天建议投入的氮不要超过5ppm,磷不要超过0.5ppm,因此以100L水左右的60缸为例,每天投喂饲料最多不要超过2.5克,否则氮磷即会过剩累计引起藻类爆发。这个上限值是在密植水草而且长势良好的情况下的量,实际操作中最好小于这个量。所以从这个数据看,凡是有养鱼并经常喂食的缸,最佳的氮磷来源就是饲料,不宜再加入含氮磷的肥。4. 钙镁,钙镁的施肥其实就是调水硬度的过程。常见水草按喜钙或厌钙大致可以分为三类:a) 需要2-5dH强软水的厌钙类水草,常见的如太阳类水草(注,红太阳不是谷精类的太阳,不要求强软水)b) 需要5dH以上喜钙类水草,典型的就是红蝴蝶,夕烧等。c) 适应范围较广,从2dH到12dH或15dH都可以的水草,大部分常见水草都属于这类。有这些点:1) 通常没有喜钙类水草的话用较软的水养比较出状态。2) 调制低于2dH的水甚至全部纯水没有意义,虽然有些人就是这么干的,但我没有在任何一个严谨的来源找到支持这种做法的理由。3) 水草缩顶或叶片扭曲首先就要怀疑是否缺钙。4) 钾和钙互为抗结,钾过量也会引起缺钙表现,在软水中要减少钾的施肥量。5) 把喜钙和厌钙类水草种一个缸里时,可以调制较软的水,然后在喜钙水草下局部施钙肥,讲究点的买钙根肥,如果水质PH较低,也可以直接塞几块珊瑚骨。5. 钾,巨量元素之一,水草泥中含有的钾会较快释放完毕,合格的自来水中含钾少,饲料分解后提供的钾也微乎其微,基本可以认为只能通过施肥获得。水中的钾离子化学性质稳定,投单一的钾肥时按周剂量投放也问题不大。6. 其它微量元素,从换水,水草泥或施肥获得。一般水草泥在三个月左右微量元素就已经开始不够水草需求,需要通过换水或施肥添加。 肥的分类及施肥方案按使用形式上可以分为根肥和液肥。根肥的好处有:1. 保持床底富含养分而水瘦,既满足水草需求又不容易爆藻。2. 一次施肥维持的时间长,缓释型的根肥肥效通常在3-6个月以上,速效型的根肥通常也可以保持1-2周。3. 可以有重点的局部施肥 市面上常见的液肥可分为:全效肥(综合肥)、红草肥、微量元素、钾肥、铁肥、钙肥。可以认为,全效肥=红草肥+氮磷=微量元素+钾肥+氮磷。各家的液肥,包括诸如阴性草肥、辣椒专用,太阳草专用,什么几阶段肥都是在配方和制作方法上的区别。 常见的施肥方法有如下:1. 全效液肥或全效根肥/基肥,简单省事儿,适合低养殖密度的缸。2. 红草肥+喂食,适合有定期喂食的阳性草缸。3. 微量元素+钾+喂食,适合有定期喂食的阴性草缸。4. 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需要丰富的经验。 肥缺乏或过多的判断,这个在网上可以找到很多各种元素多了少了水草状态的描述,但说实话没有见过实物我也没法分辨。所以只能简单总结好判断的。1. 营养元素在水草体内分易移动的和无法移动的,易移动主要包括“氮磷钾镁”。当老叶出问题,新叶没事儿首先怀疑“氮磷钾镁”,当老叶没事儿,新叶出问题首先怀疑“钙铁”,其它微量元素缺乏的情况相对少见,也更需要经验才能判断准确。2. 水草生长缓慢,新叶正常,老叶变黄,首先怀疑缺氮磷,如果老叶同时出现斑点甚至破洞首先怀疑缺钾。如果水草长高的很快但茎细,红草不红,藻变多,说明氮磷过量了。3. 水草缩顶的话,如果伴随叶面扭曲,说明缺钙或者钾过量了,如果伴随顶芽发白说明缺铁了,如果是长着长着发现顶芽异形进而萎缩没了,说明缺微量元素了(实际上是硼)。 TDS的意义1. 缸内水的TDS绝对值不到极端情况下意义不大,通常只用来看入缸水和缸内水差值,用来判断水的肥力情况。差值过大说明水过肥,容易爆藻。差值过低说明水很瘦,水瘦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整体性缺肥,一种是水瘦但底床内养分充沛,这对根系较发达的草没什么影响,甚至更好,草可以获得营养而藻类不容易爆发。通常认为TDS差值在50-150之前比较理想。翠湖建议的理想水质TDS在250-300,当然,这和南美流行的超低TDS抵触。不超过400都算安全,到400以上一些敏感的水草有发生生理性脱水的可能,这个看种类,有的水草得到1000多才会发生脱水的风险。2. 大多数地区自来水TDS除以17.8即是硬度,调水时比用试剂测GH来的方便。3. 通常用笔测的TDS值是用导电率换算过来的,而水中溶解的不导电的有机物分子没有被包括进去,大多数时候这个可以忽略。
以上,太困了睡觉去,回头看还能不能想起什么来。

po389536112 发表于 2017-03-10 06:11:00

好贴 非常实用 以收藏

wxslmm 发表于 2017-03-10 07:44:44

研究的很深啊,恭喜你下水了

苞谷 发表于 2017-03-10 07:49:19

写得很好啊

贾大鹏 发表于 2017-03-10 08:01:33

想起了当年学化学时的痛苦,真心看不大明白。

vince1019 发表于 2017-03-10 08:39:49

总结这么多辛苦了

鹰缘 发表于 2017-03-10 09:11:39

非常高,写的很详细了

zeng_6080 发表于 2017-03-10 09:17:55

这研究的真好,比起如何造景更沉层次了,可我就是看着不是很了解!

smlggd 发表于 2017-03-10 09:22:31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MaxiQ 发表于 2017-03-10 09:23:19

学习了。。。。。。。

fliperr 发表于 2017-03-10 09:27:46

terminatorw 发表于 2017-03-10 09:41:54

我自来水100,缸水130,是说明加的液肥不够多吗?
TDS笔数据会啥持续一点一点下降,只是越来越慢而已?咋看正确读数?

Stray 发表于 2017-03-10 09:48:14

很专业啊总结的

aaa000000 发表于 2017-03-10 09:55:36

三个月就有这么高的造诣厉害了我的哥学习了

maolin 发表于 2017-03-10 10:53:23

fliperr 发表于 2017-3-10 09:27
七品有这水准,我5品都不好意思留言了。按楼主的说法,我ro机买的没什么必要了。自来水tds200,ro机出的小 ...

RO机还是很有用的,200TDS的自来水大概GH在11-12,调软一些更容易出状态,如果要养一些高难度的水草就更有必要了。关于每周换纯水进去,个人看法是如果没发现水草有卷叶和缩顶的现象,可以继续这么做,水草没问题就不用调整手法。

maolin 发表于 2017-03-10 10:57:57

terminatorw 发表于 2017-3-10 09:41
我自来水100,缸水130,是说明加的液肥不够多吗?
TDS笔数据会啥持续一点一点下降,只是越来越慢而已?咋 ...

TDS笔是测电流,在流动的水里就是会变,需要盛出来测,放到不在变化就是最终的值。另外,50-150就是个模糊的范围,不用非要达到这个值,是否缺肥主要还是得看水草的状态。

Luke丶S 发表于 2017-03-10 11:01:00

码了这么多字,楼主辛苦

景深不知处 发表于 2017-03-10 11:05:54

不错,学习了。

dtaya 发表于 2017-03-10 11:09:11

真的好厉害了

zbjy27 发表于 2017-03-10 11:10:16

感谢分享 站个坑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施肥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