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00|回复: 13

(转载)老掉牙的老三样,但你未必知道他的意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9 16: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起“老三样”,几乎每个养鱼人都耳熟能详。
“升温、下盐、换水”这三种方法一直是初期鱼病防治的首选措施,在鱼友中间广为流传。很多鱼友的用药态度非常谨慎,不到万不得已绝不用药,而是通过“老三样”这样的保守疗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

“老三样”是非常值得推广的科学的辅助治疗手段,很多鱼友都会熟练运用,但是却说不出“老三样”的治病机理,有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在鱼友中流传着很多对“老三样”的错误理解,比如说升温、下盐是为了杀菌,这样的认识是非常错误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老三样”防病机理,揭密“老三样”。

1

1


一、升温

1、对于升温的质疑

很多人认为升温的目的是靠提高温度来消灭细菌的,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因为绝大多数致病菌是耐高温的,其最适生长温度一般在37℃左右,鱼缸升温的上限一般不会超过35℃,这个温度是细菌的最佳繁殖温度,根本不会对致病菌造成伤害。
升温不但起不到任何杀菌作用,而且会随着温度的升高使致病菌大量繁殖、毒性增大使水质变差,这是稍有一点生活常识的人都明白的道理。那么升温到底有没有科学道理?升温对于病患中的鱼是雪中送炭呢还是雪上加霜呢?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一下。

2、升温的原理探究

想要了解升温的真正目的就必须了解鱼的免疫系统。鱼是变温动物,该生理特点决定了鱼不具备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大多数鱼的体温与周围环境温度是相同的。
鱼的免疫系统和温度是息息相关的,在低温状态下,免疫作用会减弱,这样更容易造成鱼的死亡。当有疾病入侵的时候,鱼本身就会表现出一种“发热”的症状,这表明它们希望水温升高。

升温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激发鱼的免疫系统,增加鱼的新陈代谢来对抗病菌毒素的入侵,而不是靠升温的那三五度来直接杀菌。当然凡事都有特例,比如白点病的小瓜虫,就是靠升温来直接杀灭的。

在疾病治疗方面要遵守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虽然升温可能造成细菌大量繁殖破坏水质,但是升温更能加强鱼的免疫防御能力,增强鱼的体质来抵抗疾病,对于病中的鱼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

3、升温的正确的做法

合理的升温范围应该是比原缸水上升3-6℃,根据鱼种的不同,这个范围大约是在30-34℃之间。以每天升温2-3℃为宜,升温过快会对鱼造成不适。
升温必须配合大氧,要保证氧气的充足供应。因为升温后鱼的呼吸作用会加强,菌的繁殖会加快,需氧量会加大。升温应配合盐使用,以减少鱼渗透系统的负担,在下一节详诉述。

2.jpg

二、下盐

1、下盐的误区
在“老三样”中,下盐存在的误区最多,包括下盐的理论及用量。很多人每次换水随手撒一把盐,治疗鱼病的时候不敢多下盐,只是比平时多撒几把盐,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大多数人都认为盐能杀菌,认为下盐是为了杀菌,这更是一个错误理论。
高浓度的盐(20%)有一定的防腐作用,由于盐的渗透作用会使细菌细胞脱水死亡,咸肉、腌鱼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腌制的。

实际上,食品含盐浓度高,只能减缓或终止细菌的繁殖,但不能将其杀死。而我们在鱼缸里下盐的最高浓度才0.5%,根本起不到任何杀菌作用。

我们以一个500L水的鱼缸算,下盐浓度达到0.5%,需用盐2500克、2.5公斤,这个用量对细菌都不会造成什么威胁,更何况随手撒的那几把盐了。

2、下盐的原理探究

要想了解下盐的原理,必须要了解盐的渗透作用。在黄瓜的表面撒一点盐我们可以看到黄瓜的表面会“出水”这就是盐的渗透作用。
盐离子在扩散作用下会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渗透,水分子在渗透作用下会由浓度低的一边向浓度高的一边流动。

鱼是通过渗透调节来控制体内的盐和水的平衡。淡水鱼体液中的盐浓度要高于环境中的盐浓度,由于渗透压的作用,水会通过鱼的体表进入鱼的体内,最终由**代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淡水鱼从来不喝水,只是撒尿。如果看懂了这一段的内容,就好理解下盐的目的了。

鱼是通过腮和肾的工作来调整鱼体渗透压的,另外鱼体表的粘液也能阻止过多的水分进入鱼体。但当鱼生病时,例如体表出现感染或者粘液层受到破坏,此时水会从感染的部位渗透到鱼体,导致鱼体的渗透压降低。

为了保持自身正常的渗透压,此时鱼会过剩地分泌粘液,腮和肾的调节功能被使用到极限,严重增加了器官的负担,也消耗了大量的能量。

这就是受到感染的鱼体力下降的原因,不是因为感染本身,而是为了调节渗透压造成鱼的体力急剧下降。在这种状态下,鱼会迅速消瘦,也会导致短时间内因衰弱而死亡。

加盐的目的是调节水的渗透压,降低水对鱼体的渗透,减轻腮和**的负担,降低渗透调节系统的压力,提高鱼的抗病能力。

下盐可以降低升温带来的负面结果,虽然升温可以使细菌繁殖加快,但是下盐后水的渗透压降低,可以最大限度的阻挡细菌进入鱼的体内,所以升温和下盐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3、下盐的正确的做法

只有在鱼得病需要治疗的时候下盐才是正确的时机。每次换水都加盐会降低鱼的渗透调节能力,等真正鱼病的时候效果就差了,平时不可为。
用盐最好使用粗盐或者水族专用盐,不可使用含添加剂的调味盐,比如加碘盐。盐应事先溶解并粗滤一下再添加,应在1-2天内逐渐的增加盐浓度,以免引起鱼的渗透压震荡。

下盐的浓度要达到0.3%-0.5%才能起到调节渗透压的作用,这个浓度对绝大多数鱼是非常安全的。有些鱼,例如有些“软水”鱼类和一些鲶鱼,对氯化钠非常敏感,用盐要小心谨慎。

另外,用盐过量会造成过度渗透压,这会进一步导致身体细胞的生理变化,会导致鱼对疾病的抵御能力下降。当盐浓度超过1%时,即使短时间的浸泡也会使鱼类出现不良反应。

3.jpg

三、换水
换水的目的是为了迅速稀释水中的细菌和毒素,减少其对鱼的危害。相对于升温和下盐来说,换水是对鱼的伤害最小,效果最迅速的方法。尤其是在硝化系统未建立完善、毒素超标、水质极度混浊等情况下,换水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老三样”里的换水不是指一次性的,而是要坚持一个周期,天天或者隔天换水。一次的换水量国内普遍提倡20%—30%之间,我查阅的国外文献有很多提出一次的换水量应在50%—75%之间。我支持大量换水,因为这样效果快,对病鱼帮助更大。

换水应该注意的是:温度、**含量、ph的控制。换水的温度要比鱼缸水的温度高1-3℃为宜,切忌加入大量凉水,水温的降低会带来很多问题。

氯的控制非常重要,有条件的当然困水最好,或者使用热水器里的水,适量的使用水质稳定剂也是除氯的好方法。每次换水ph的变化应小于0.3,否则会因ph变化过大造成鱼血液酸碱失衡、代谢紊乱,加重鱼的病情。

因此准备一支调校准确的ph笔还是很有必要的。总之,只要控制好温度、氯含量和ph值,换水对鱼的影响是很小的。另外,大换水后要补足盐分,防止渗透压出现震荡。
4.jpg


最后总结
对于很多初期鱼病来说“老三样”的联合使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个人认为换水是核心,迅速的降低细菌和病毒的含量是治疗的基础。换水可以单独使用,升温和下盐要配合使用。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更多的朋友了解“老三样”的治病机理,使我们能够更好的运用“老三样”。
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9 17: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详细。。。。。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9 17: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讲解的很详细谢谢分享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9 1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贴,存档帮顶支持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9 19: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突然领悟了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9 19: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实在在的技术贴,前排大力支持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9 20: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收藏了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9 21: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普贴,赞一个。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9 21: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鱼没玩过,我养的原生食肉鱼,现在常备药只有 阿莫西林 、诺氟沙星、 甲硝唑,已经完全抛弃了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01-01 19: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元旦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01-02 09: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高手,分析得这么透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01-22 22: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04-14 14: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了我的朋友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05-28 20: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详细,领悟真理了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TA南美水族 沪公网安备31011002000008号

GMT+8, 2024-3-29 23:42 , Processed in 0.021563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