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蓝魔鱼 于 2011-9-15 10:12 编辑
孔雀鱼
[俗名别名]
凤尾鱼、百万鱼、彩虹鱼、古比鱼
[拉丁学名]
Poecilia reticulata
[地理分布]
委内瑞拉、圭亚那、西印度群岛等地的江河流域
[成鱼体长]
4.0 ~ 6.0 cm
[性 格]
温和
[适宜温度]
19.0 ~ 29.0 ℃
[酸 碱 度]
PH 7.0 ~ 8.5
[硬 度]
dGH 12.0 ~ 18.0 N
[活动层次]
中层
[繁殖方式]
卵胎生
孔雀鱼是最容易饲养的一种热带淡水鱼。它丰富的色彩、多姿的形状和旺盛的繁殖力,倍受热带淡水鱼饲养族的青睐。尤其是繁殖的后代,会有很多与其亲鱼色彩、形状不同的鱼种产生。雌、雄鱼差别明显,雄鱼的大小只有雌鱼的一半左右,雄鱼体色丰富多彩,尾部形状千姿百态。
孔雀鱼常见品种有红袍孔雀、黑袍孔雀、蓝袍孔雀、蛇皮孔雀等。饲养水温18~24摄氏度,水质中性软水,饵料以鱼虫为主,也可摄食颗粒饲料。繁殖时雌鱼直接从体内分娩出仔鱼,每次产仔50~100尾,每月可产仔一次。
孔雀鱼体形修长,有极为美丽的尾鳍,体色有淡红、淡绿、淡黄、红、紫、孔雀蓝等,尾部长占体长的2/3左右,尾鳍上有1~3行排列整齐的黑色圆斑或是一彩色大圆斑。尾鳍形状有圆尾、旗尾、三角尾、火炬尾、琴尾、齿尾、燕尾、裙尾、上剑尾、下剑尾等。成体雌鱼体长可达5~6厘米,尾部长占体长的1/2以上,体色较雄鱼单调,尾鳍呈鲜艳的蓝、黄、淡绿、淡蓝色,散布着大小不等的黑色斑点,这种鱼的尾鳍很有特色,游动时似小扇扇动。孔雀鱼适应性很强,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2~24℃,喜微碱性水质,pH7.2~7.4,食性广,性情温和,活泼好动,能和其它热带鱼混养。孔雀鱼易养,但要获得体色艳丽,体形优美的鱼则从鱼苗期就需要宽大的水体,较多的水草,鲜活的饵料,适宜的水质等环境。
孔雀鱼的生命力极其旺盛,对环境适应能力也极强,居然可以饲养在小小的玻璃茶杯里。胎生鳉鱼科的独特的直接胎生繁殖的特性,甚至还可以自行杂交繁殖一个新的品系,使水族爱好者充分体会繁殖的乐趣,同时似乎还有一种创新的成就感。因此,孔雀鱼受到大部分水族爱好者的青眯,也往往作为热带鱼入门饲养品种被推荐给初次接触水族饲养的爱好者,所以成为水族销售市场上销售热门品种之一。作为一个已经经历了百年的热带观赏鱼品种,多年来经过无数位观赏鱼养殖家历代人工改良、繁殖,现在的孔雀鱼在形态、色彩更显变化多端和精致细腻,也慢慢脱离被资深水族爱好者以“廉价”、“档次不高”为由而不屑饲养的阴影,渐渐成为热带鱼中继龙鱼,七彩神仙之后的又一大饲养热门主题。甚至有人评价:“热带鱼始于孔雀鱼,也终于孔雀鱼。”极为简明扼要地刻划了孔雀鱼受欢迎的程度和在热带鱼中的观赏、养殖地位。 买孔雀鱼要点注意:
一般来说挑选孔雀鱼的原则和挑七彩没多大分别。无非是要求体表无异常、无伤口、鳍肢无破损、无白毛.白点等增生物、索饵意识强烈等等。
通常来说要注意:
1、尽量挑选身体没有外伤的孔雀,更严格一点,最好整缸里都没有受伤或死亡的孔雀鱼,免得将病源带回家,新鱼下缸的时候也要注意,最好不要将鱼店的水倒入鱼缸里面,同时也不会将新买进的孔雀和已经饲养一段时间的孔雀养在一起,而是将新买回来的孔雀鱼在检疫缸中先隔离检疫,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已经养过一段时间的孔雀对于新进来的孔雀带入的细菌,没有抵抗力造成孔雀鱼的死亡。
2、挑选各鱼鳍都没有紧缩的,如果鱼鳍紧缩,表示孔雀鱼已经不太能适应环境了,或是水中的细菌量已经过高,如果再买回去的过程中又有很大的变动,大概孔雀鱼一回去就会躺在缸子底下。
3、会抢食饲料的,表示健康情况应该不错。
4、观察孔雀鱼是否有体内寄生虫,可以观察肛门部份的地方,是否有一 分岔状的红色突起;或是有肿起,如果是的话表示带有体内寄生虫,最好是不要买,除非你有把握治好!从外表看得出来的已经算是成虫了,但是体内是否有虫卵或是幼虫,就无法从外表看出,而且初期几乎没有任何异状况且一旦带有寄生虫的孔雀鱼进入你的鱼缸,那么很容易让寄生虫传染到每一只健康的孔雀鱼,那时问题就很麻烦了!
如果是以培育新品种为目的,最好挑选年轻一点的孔雀,虽然完全成熟的孔雀不论雌雄都很美丽,但是可能超过生育黄金时期,所以最好是挑选年轻有活力的孔雀,强壮的公鱼会尾随在母鱼后面,不停的追逐母鱼。
另外,好的种鱼不一定都是那些尾鳍大的、花纹艳丽的。而是那些有着良好特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