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153|回复: 42

[原创作品] 看到一篇关于黑壳虾的帖子,新手过来一起分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03-10 12:27: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60缸养工具黑壳三个月,初入缸30只,现在维待在80左右(控制数量),繁殖一代,入缸黑壳有大有小,虽说一代但大小差别很大,期间也经历过批量死虾,量不大30只左右,是缺氧造成的(缸里还有小孔雀鱼30多条),见很多人都说黑壳初下缸损耗大,甚至有人说黑壳难养,以我个人经验这完全是可以避免的,现在把我能想到的、学到的写出来,希望对比我还新的新手有所帮助。1、调整心态,多数朋友是把黑壳作为工具引进的,从而忽略了黑壳本身是生物,也需要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虽然它适应力强、而且便宜,但它是生命,哪怕不尊重,也要珍惜。把心态调整好养好也就不难了。2、选购,尽量在本地买,网购的话也要选离家近的,最次也要分个南北方,好处不言自明,水质相近可缩短定水时间,离家近可减少在途损耗。3、过水,虾对水质波动敏感,黑壳再皮实也是虾,所以过水不能省,而且要长,一般需要1~2小时,这对避免初入缸大批死亡极为重要,我网购30只黑壳在途4天(丫的破快递本省要这么长时间,好在老板多给了几只到时还足数),到家活的31只,过水入缸3天只死了一只。4、密度,黑壳虽说耗氧比鱼少(帖子这么说,存疑),但同时相对于鱼而言虾对缺氧的耐受力更弱,密度过大必会大批死亡,且草缸开灯时虽说不存在缺氧问题,但关灯后耗氧量远较裸缸大,所以即使是作为一次性工具用,也要注意密度(缺氧环境下黑壳不可能除藻)。个人认为参照“计算器”的数值乘1.5倍为好,最大不要超过2倍,一定要有余量,因为无光环境下,缸内的溶氧量是靠存氧和水面与空气的自然交换维持的,气压这时候就现尤为关键,如果密度达到峰值,一遇阴天气压变低(关灯后)就会死虾(鱼可以浮头呼吸,虾不行)。而且养鱼虾不是数学题,并不是说密度大了死完超出部分就不死了,一但缺氧出现(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会死到自然增氧为止--植物光合作用开始,气压恢复正常。但依靠后者达到平衡的话,黑壳能十中存三就不错了,我唯一一次批量死虾就是这种情况,虽然我及时打氧开灯,但还是死了30多只。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过量的水草碳源会析出,由于其重于空气,室内空气流通性差等原因,使其在缸口无水区堆积,从而隔绝空气与水的氧交换,导致缺氧的发生。针对短时间缺氧(如夜间,非水草碳源过大)可以通过在近水面加虾的落脚点来缓解,但彻底解决只能是减少数量,就算是繁殖的也一样,初时小虾多不会缺氧,随着虾长大缺氧情况就出现了。长期缺氧会造成黑壳退化(变小),这一点是从水产资料中查到的,资料中提的是淡水螯虾,有推测成份。5、液肥,黑壳出了名的皮实,对水质要求不高,但同样对水质突变敏感,所以液肥最好是每天按定量稀释后添加,肥水宜在出口注入,底床注射时也应尽量均匀。本人初加液肥是按一星期量除3,三天一加(换水后加),死虾两只,后改为每天加,无事。6、避免水过软、含钙过少,这一点主要是针对虾的软壳病和顺利脱皮而言的,我经历过因小区停水,家里虽有存水,但怕不够(一停8天,MMD),所以参了一半纯净水,第2次换水后次日开始死虾,同时发现日常见到的虾皮不见了(之前每天固定清理缸中虾皮),又排除了上面提到的情况,开始怀疑虾缺钙(象广告词),水还来不了,所以加大了鱼食(鱼虫干)的投喂量,鱼吃完后虾也能开开荤,之后就再没死虾,来水时为了排除是水质波动引发的死虾,直接全自来水除氯后换水一半(日常我是3天换水1/5),未见死虾。7、自来水除氯,就草缸而言由于有底床、水草作为缓冲,养水显的没那么重要了,很多朋友采用自来水直接入缸,这种做法换水少的时候问题不大,换水多的时候问题很大。草缸要求水流缓、水面少波动,这本身就不利于氯的析出(它的溶水率倍强于水草碳源),它对草的影响多大我不知道,但对虾绝对是致命的(母虾尤甚,原因不明),所以即使不养水,除氯环节也一定不能省。最后想让黑壳繁殖就不能按除藻的思路走,喂荤饲料是必需的,我的黑买来就有抱卵的,但见小虾是那次停水后(那之后保待了投喂量,不可能让虾吃饱,但每天一次的开荤不能省)。古语说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用黑壳除藻,就要先把黑壳养好,不要因为它便宜、容易到手就轻视(甚至是无视)它。这也算是珍视生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0 12: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一下 楼主真是用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0 13: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热心人 顶一个 打这么字都够打一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0 13: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码这么多字不容易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0 13: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想问下黑壳虾3厘米左右的 多久会抱蛋,有小猴和一线,抱蛋需要捞出来单养么,有莫斯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0 13: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0 13: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心了 黑壳我也繁殖了好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0 13: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心人,支持一个~顺便做个小广告,我们店的黑壳虾价格很美丽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0 17: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这是大爱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0 19: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容易,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0 20:06: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壳真心感觉养殖没什么难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0 20: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有道理,告别是说到网上购虾看远近。。。我就有类似经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0 20:54: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感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0 20: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0 21: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热心人 顶一个 打这么字都够打一会了,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0 21: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0 22: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一下,谢谢楼主分享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03-10 22:40: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0懒洋洋0 发表于 2017-3-10 13:13
学习了~!想问下黑壳虾3厘米左右的 多久会抱蛋,有小猴和一线,抱蛋需要捞出来单养么,有莫斯树

鱼多就得捞出来,少的话无所谓,黑壳繁殖超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1 10: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观察总结的很详细,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1 11:49: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码这么多字不容易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TA南美水族 沪公网安备31011002000008号

GMT+8, 2024-6-18 05:24 , Processed in 0.022618 second(s), 4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